高考成绩揭晓后,各种“保过班”的宣传材料开始充斥各个角落。这些宣传看似风险很低,但实际上可能潜藏着风险。以2024年湖南的一家复读机构为例,就出现了不少退款难的问题。鉴于此,2025届的家长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
1. 警惕文字游戏
一些机构的协议里指出,“保过”并非家长所认为的“考上重点一本”或“达到理想院校的录取标准”,它实际上指的是“超过本科录取分数线”或“超过录取备案分数线”。比如,长沙有一位家长与机构签订了“保过重点本科”的合同,然而孩子仅达到了民办本科的录取分数线,机构却以“本科也属于重点本科范围”为理由,拒绝退还相关费用。签订协议前,必须确保机构在合同中具体标明“过线”所指的分数线或学校档次,同时合同上还需有公章的盖印。
2. 留意退款条件
通常情况下,“包退”的条款设定较为严格,诸如连续缺课三次以上、作业完成率未达九成或模拟考试成绩下滑等情形,均不能享受退款。以2024年株洲某机构为例,学生因网络延迟未能上传打卡截图,便被判定为违约。因此,家长们需仔细审查退款的具体要求,妥善保存好上课记录、缴费凭证和沟通录音等资料。
3. 识别师资骗局
宣传提到的“省级重点名师”可能只是兼职的在校生,或者是只在开学典礼上露过面的。要辨别这些名师的真伪,可以这样做:先查看教师的聘用合同(必须是全职且一年以上),然后随机去听他们的课,再在湖南省教育厅的官方网站上查找教师资质的公示信息。如果发现某个机构不愿意提供这些信息,那还是不要选择这家机构为好。
4. 预防费用陷阱
保过班常常以“VIP服务费”“心理辅导费”等名义额外收费,但上课时间并没有相应增多。比如,岳阳某机构的一万元保过班中,其中三千元被称作“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但实际上只发放了几份通用的PPT资料。签订合同前,一定要让机构出示一份详尽的费用明细,标明每一项费用对应的服务具体是什么,同时也要对所谓的“整体打包价”保持警惕。
5. 理性选择机构
查询资质:请登录“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的官方网站,浏览该机构的年度审核结果,优先选择那些连续三年获得A级及以上评价的学校。阅读协议:需特别注意“退费条款”“教师资质要求”“课时计算方式”,并将这些内容拍照留存,以便律师提前进行审核。缴费时请注意,务必在备注处填写“保过班学费”字样,并确保机构出具正规发票。同时,对于任何私人账户的收款方式,我们应予以坚决抵制。
6. 保持理性心态
复读之路犹如一场持久战,真正能助你通关的核心要素是周密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面对教育机构高举“保过”大旗,引发紧张氛围之际,我们不妨深思:若真有能让分数顺利达标的神技,他们又何必大肆招生?我们理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别陷入误区。
面对高考复读的“保过班”,家长们需保持警惕,仔细分辨。在挑选复读学校的过程中,大家是否遇到过其他困扰?欢迎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家长从中获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