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复读,这成为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事实上,AI时代下的复读已经呈现出新的意义和形式,接下来,我将为您逐一阐述。
1. AI替读下复读价值的重估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迅猛,将《五三》全书扫描给AI,仅需10秒钟即可自动生成包含解析的错题集。然而,湖南师范大学的周慧副主任提出,AI所替代的是“重复性知识的搬运”,而非“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再次记忆公式”。
在长沙和湘潭等地的一些复读机构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复读的价值已经获得了新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人成长。
2. 课堂时间的重新切割
在复读学校,课堂安排出现了一些调整。首先,减少了课堂时间,将基础知识点的传授交由人工智能完成。例如,在晚自习前的30分钟,学生们会使用平板电脑完成由AI推送的“个性化10题”练习,系统会自动生成错误原因分析报告,这样一来,老师们就不需要逐题进行讲解了。
第二点,我们采取的是累加策略,将高阶思维训练和情绪调控纳入了课程安排。例如,周南复读中心新增加了“AI辅助写作”和“数据伦理讨论”两个课程模块;而在岳阳的全封闭校区,学生们每天都会进行20分钟的静心冥想,通过“情绪回顾”的方式,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3. 复读核心竞争力的凸显
知识虽可委托他人处理,然而,动机、毅力和元认知却不能轻易外包。这正是复读学校在AI时代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面对AI在快速处理知识方面的优势,学生内心的动力、持之以恒的毅力以及自我认知等能力,是AI所无法取代的。
复读学校凭借其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环境布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以在复读阶段实现人格化的深度学习,这一点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实现的。
4. 提问力成为新指标
随着AI能力的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愈发关键。自2025届开始,长郡系复读班的期末评价中加入了“问题质量分”这一项。学生们需提出AI尚未解决或仅作片面回答的“真实问题”,例如:“如何运用湖南本地的案例来阐述黄宗羲定律在当代的深远意义。”
数据显示,那些得分较高的学生在高考语文作文部分,平均分数比对照组高出6.3分,这表明提出高质量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成绩水平。
5. 政策保障与未来趋势
针对家长们的顾虑,湖南省教育厅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该政策于2024年10月公布,明确将“智能学伴”产品列入了采购清单,并且规定复读学校必须确保“线下高强度沉浸周”活动持续至少30天。
周慧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湖南将设立“AI协同复读示范校”,该校的课程设计为“70%由AI精深学习 + 30%由真人教练指导”,尽管学费有可能上涨20%,但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有望达到40%。
6. 复读面向未来的意义
重复学习并非是重返往昔,而是朝向未来的修炼。随着AI能够提供规范答案,学生们需学会摆脱其束缚。复读机构将校园的围栏转变为“缓冲区”,促使学生们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与内心的对话中不断进步。
在AI时代,我们该如何让复读学校更有效地展现其独特长处?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同时欢迎点赞、转发和阅读这篇文章。
总结:在AI时代,复读的价值和模式已发生转变。其价值体现在提升自我认知,重新分配课堂时间,核心竞争力转变为培养学生无法外包的能力,其中“提问力”成为新的衡量标准。同时,复读受到政策支持,并预示着未来的新趋势。复读被视为面向未来的修炼,旨在协助学生在AI时代实现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