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生认为练习册只是抄录题目和划掉错误,这样做效果有限。好的练习册应该能通过科学方法让错误积累效果递增,从而提高分数。接下来将具体讲解如何制作练习册。
第一步:认清本质
许多学生仅仅是将做错的题目从考卷上抄录到练习册里,这种做法属于简单的复制粘贴。要让错题集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按照“区分种类→分析原因→复习检查→再次练习→彻底掌握”五个环节来实施。以数学和物理为例,采用这种模式,当天就能看到明显进步;而语文和英语则大约需要三天时间,才能让错题集初步建立起来。
第二步:5步闭环操作
做好“错误分析标记”非常重要,需要使用三种颜色的便利贴,把错误原因具体化,比如“步骤遗漏/题目条件看错”,而不是简单写“不会”。记录思考过程也很有必要,要说明“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否则下次还会陷入老方法。每隔三天要背诵“核心步骤”,不能参考标准答案,同类型题目要练习三个以上,全部答对才算合格。最后把错题标上绿色符号,用绿色笔和活页本整理进“优秀记录本”。
第三步:错因标签库
错误原因进行分类,然后每七天计算出现次数最多的三种问题,接着集中精力练习那类题目。例如,如果只是胡乱做题,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但采用这个办法,效率可以提升很多。
第四步:活页本分区
活页本分成三本合在一起用,一本是第一部分,里面有三块内容,一块是做错的题目,一块是错误的原因,一块是正确的答案,一本是第二部分,里面有两块内容,一块是重要的解题步骤需要背诵,一块是类似的题目,一本是第三部分,里面有两块内容,一块是已经弄懂的错题,一块是可以应用到其他题目上的方法,第一本在考试前七天看一遍,第二本平时多练习,第三本用来归纳方法。
第五步:把控时间节奏
把“反复出错的题目”列入学习计划,用“Anki/备忘录”来定时提醒。比如在上课或者处理其他事务时,人很容易忽略这些题目,设置提醒可以防止这类疏忽发生。
第六步:避免常见误区
长辈帮忙记录错误题目,孩子缺乏熟练反应,成效会显著降低。用深色笔填满整张纸,思维寻找资料会比较迟缓。单纯记录不进行练习,之后测验时还会重蹈覆辙。错误记录本过于考究,耗费时间在装饰上。临近测验才查阅,印象容易模糊不清。
有人记录学习中的难题时,是否碰到过棘手的情况呢?期待各位点击表示赞同,转发这篇文章,同时在留言区发表看法,进行交流!
总结整理错误题目不能仅限于抄录,需要借助五步循环流程,首先标注错误原因,其次记录思考路径,再次定期背诵,接着练习相似题目,最后消除错误记录。同时要借助错误原因分类表、可调整笔记本分区、合理分配时间,来防止常见错误。这样错误记录本就能变成“分数的积累器”,对提升分数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