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认为,在学校开展民族融合教育意义重大,有助于孩子们从小建立起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感。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以芙蓉学校为例,向各位说明该校开展民族融合教育的具体措施。
以主题活动为契机
学校每一年都会针对特殊日期开展庆祝活动,例如在十月十二日这个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七十三周年的日子,芙蓉学校就举行了“团结一致,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的主题建队仪式。同学们手持小旗,齐声高唱国歌,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温馨氛围。学校又将主题建队活动与民族团结的相关事宜合并进行,同学们通过参与其中,可以领会到团结的重要意义,将来懂得彼此扶持。
特色宣传教育形式
学校按照“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创美好未来”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学校的特色育人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展活动。比如举办“弘扬民族精神书法展”“民族融合开学教育课”等。此类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让民族团结的教育更加有效。
融入课堂教学
芙蓉学校把民族融合的道理融入日常授课环节,通过不同学科让学生真正明白并接受这些理念。课堂上主动普及民族文化的基本常识,分享杰出民族人物的事迹,还呈现民族地区进步的景象。这种做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华夏民族是一个整体的认识,增强对本民族文化和思想价值的归属感,进而强化学校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引领作用。
打造党建品牌
今年四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活动开始实施,芙蓉学校随即推出了“党建引领,共育民族团结之花”这一党建特色举措。学校党支部发挥党建优势,推动民族团结工作,严格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运用多种手段促进示范校的形成。将党建工作与民族团结教育融合,创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教育计划,提升了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完善管理制度
鹤城区芙蓉学校采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这一做法有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特色教育的发展,让各民族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校依靠制度保障,鼓励学生共同为国家建设出力,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发挥示范作用
今年,芙蓉学校荣获“怀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这一荣誉。该校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起到了带头作用。它的经验做法值得全市其他学校学习,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事业持续发展。
总之,芙蓉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在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党组织建设以及规章制度制定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大家应该学习他们的经验,在自己的学校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学校里实施民族交融教育,哪个环节最难把握?欢迎大家来谈谈自己的见解,另外也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个赞,再转发一下。



